Wednesday, September 14, 2016

夏明:梦落重寻----为秦伟平《中国危机路线图》序

 多重原因驱动我要为秦伟平的新书中国危机路线图写上些文字。

 首先,我很高兴看到八零后一代的成长并开始担当。我自己在八十年代已经完成学业留校任教,所以1989民主运动是我人生经历和永久记忆的重要部分。一个八零后在官方抹杀历史记忆的重重困难之下,又发现了这一历史遗产,并试图发扬光大,让我这样一个“半老人”感到欣慰。正如无数的哲人和追求自由的先贤所说过的,启蒙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一旦你被启蒙,就永远无法回到蒙昧状态。真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可以被暂时掩盖,甚至多达无数次,但它又会被重新发现。中国的八零后,甚至九零后,又在重新发现自由和民主的魅力,并付诸行动,推动中国的自由化和民主化。秦伟平就是这个年轻群体中的佼佼者。

 其次,我们作为西部内陆省份的年轻人都有向往大海的一颗心。摆脱黄土大陆文化,拥抱蓝色海洋文明,人生的黄金段在复旦小桥流水、燕园曦园度过,成为我们的共同经历。一次在复旦校友聚会上,有位朋友说到我们共同的一位朋友对我的评价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大家齐声大笑,说:这就是复旦人。我甚至不怀疑王沪宁也在践行某种理想。对我所熟知的许多复旦人来说,做梦先于做事、做官。秦伟平恐怕也是有着某种卢梭气质的梦幻者。

  再次,诗话般的政治经济学的思考成为我们共同的风格。尽管我的专业本行是国际政治,但因为从复旦受训的第一天起就被教导,“政经不分家”。有幸师从财经背景出身的曹沛霖、马列政治经济学的正宗中国传人陈其人、获得凯恩斯主义真传的徐宗士、中国世界经济拓荒代的洪文达等诸位教授,我的研究一直在政治与经济之间穿梭,而且我在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教授的是“国际政治经济学”,所培养的博士也主要是在这一领域。所以,读着一位有工商管理背景的企业家对政治发表分析,感到特别的亲近。从经济的层面来分析中国政治社会的问题,再从政治的层面来寻找中国社会经济的出路,这是秦伟平的特长和深度所在。因为他所触及的许多经济问题是从他自己的创业过程和生活观察所得,对于中国的年轻一代人来说就非常“接地气”。所以,他的梦,他的愿景,就具有吸引力。当然对于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全权政府来说,这种力量就是一种破坏力,一种颠覆力。

  最后,身临2008年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同样的震撼。我们几乎在同时进入四川地震灾区,目睹同样的场景,都对党国通过宏大话语系统塑造的“伟光正”形象产生怀疑,同时,又生发对人性更深刻的认识。可以说,我们的许多梦在四川震区破灭、失落,但我们也找到了一个新的基点,来重新找回我们的梦想。如果说,在2008年之前,我们对自己的言行都有点克制的话,那么以后,我们都走上了一条异议和反叛专制的不归路。秦伟平的梦再也不是有房有车的上海“雅皮”生活方式了。如果说,我们生活的意义仅在于满足我们个人、我们小家庭、甚至我们大家庭的物质和地位需求,也许我们都可以庆祝自己的成功。但,秦伟平的梦现在注入了新的内容,这就是中国的民主和中国人的自由。这个梦想产生了更宏大的力量。

 中国危机路线图是秦伟平过去七、八年文字的合集。它有五个板块:时政评论、财经分析、西藏问题、散文随笔和青春与诗。从写作的时间顺序上,青春与诗、散文随笔较多的是早期作品,涉及政治较少一些。财经分析主要是涉及2008年金融风暴后的中国经济,它们基本反映了在国内政治生态下的语境所能允许的最大批评。这些财经观察让秦伟平看到的中国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危机,也逼迫他思考它们的政治和权力根源。思想的演变最后把他引向了一个危险的方向,引向了中国现实中的噩梦。这也成为他被迫离开中国、流亡海外的一个原因。时政评论和西藏分析则基本上是秦伟平2013年来到美国以后的作品,可以看到在自由国度里秦伟平思想的突变。当然,这种突变还有两个政治参与的因素:中国民主党和西藏流亡运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个运动和组织都是围绕着同一个目标而工作的:自由、民主和独立。由于达赖喇嘛既是佛教界的精神领袖,又是流亡藏人运动的第一名片,所以,秦伟平与藏人流亡运动的亲近也是在精神层面上靠近佛教的教导,即慈悲和非暴力。因为我也同时卷入到了中国民主党的反对党运动和支持达赖喇嘛的“中间道路”,秦伟平的重大变化也容易理解了。理解了秦伟平思想自然演变的轨迹,我们就可以想见今天成千上万的八零后和九零后的苦闷和追寻,也能找到中国未来变革的动力。

  文科和理科的结合、政治和经济的二元分析,使得这本合集底蕴深厚。思考者和行动者的双重身份又使得这些文字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紧迫感。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八零后背景,又让作者运用起丰富的网络语言游刃有余。网络笔法常常使人忍俊不禁。但最让人感到清新振奋的是作者的自信、乐观、梦想和愿景。我们看到芸芸众生都在活着。但一些人活在蒙昧状态,他们只为肉体的满足而忙碌,却不知道还有灵性的生活和进化;还有一些人活在邪恶状态,不仅自己放弃甚至背叛了灵性的生活,背叛了上天的神灵和内心的灵魂,还逼迫众生远离它们。也只有部分人开始走上启蒙的道路,过上了用灵魂指导肉体、用理想引领行动的全面人生。当我们站在高山之巅,欣赏着远方迷人的美景,并瞭望着新的地平线时,身处山谷的人很难理解山顶的险峻和魔力,也很难理解攀缘者的内心激动和喜悦。秦伟平就在尝试着告诉生活在愚人谷里快乐的人们,我们应该有新的理想,我们应该有新的攀缘,我们应该发现新的人生意义。

  最近为了教学的需要,我看完了《饥饿游戏》的三部曲。这是美国作家苏珊ˑ柯林斯写的一部“反面乌托邦”小说,读者群主要是青少年。作家在书里揭示了专制体制的共同特征,即用高科技建立全息的监控体系,用科技发展出高效的武器系统,通过恐惧和杀戮来维持一个少数人享受特权和奢侈的寡头政体。而普通老百姓不知不觉地参与进权力操纵的饥饿游戏,在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森林法则下残杀自保。同胞变成了自己的敌人,而他们同时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真正的敌人,其实是那些设计和操纵饥饿游戏的权贵寡头。书里的暴君斯诺总统统治秘诀可以用电影里的一句话来概括:“希望是唯一比恐惧更强有力的东西。”所以,我们看到,所有的暴君一方面要强化恐惧,另一方面又要操控希望。对希望的操控可以是打造某种集体诉求和目标,来扼杀个人希望;也可以是允许小小的个人希望存在和实现,比如发点小财、有房有车,从而被体制协调,并为大的奴役体制服务;也可以是通过垄断希望和垄断实现希望的手段、资源,来强化人们对专制政权的幻想和依赖。中共领导人操弄了所有这些手法,例如毛泽东的“超英赶美”,邓小平的“小康致富”,江泽民的“闷声发大财”,胡锦涛的“和谐社会”以及习近平的“中国梦”。一手维稳,一手造梦,几代中国人就被共产党圈在了饥饿游戏的内斗中。
  
  要摆脱饥饿游戏,中国人当然需要希望,需要梦想。但这种希望和梦想首先必须是个人的、自主的、自愿的,其次才是义务的、集体的,但绝不是由一个政党、一个领袖来强加的、并最终导致公民个人权利和福利被异化和被剥夺。秦伟平渴望的是这样一种梦想。他为之献身的也是这样一个梦想。只有这样的梦想才会激励中国人,才会带来变革和创造的力量。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权利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实现。不要把梦托给、推给我们的后代,而是我们要有担当,在当下、今生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我们的后人可以做更好的、更浪漫的梦。秦伟平作为一个商人、企业家,如果不是被政治环境所逼迫,完全没有必要弃商从政。他从诗情画意走到财经评论,再进入政治时评,完全是应该、也是可以避免的浪费。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所说,艺术审美是仅次于死亡的最高升华和超越。人生的自然逻辑应该是能够免于政治的困扰和干预,安心从事商业和创造,最后能有资源和闲暇从事艺术审美的享受。希望有一天,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有这样的奢华,不为暴政所折磨,也不为生计所困扰,能够放下政治,过上自然而又安然的生活。不幸的是,在暴政肆虐、雾霾笼罩的中华大地,这样的梦想也成为了颠覆性的政治。为了摆脱政治,我们现在又不得不关心和支持民主、自由政治,这就是秦伟平想与大家分享的梦想!
  
  坚信梦想的力量,最后我们就会梦想成真!

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
夏明
2016825日星期四于纽约

备注:
    《中国危机路线图》秦伟平 著,美国展望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Google Play发行,字数180千字,ISBN:978-1-940266-85-5 ,定价15美元,现购买价9.9美元,欢迎大家试阅/围观/购买。


    (国内禁书,需翻墙购买阅读)
                        中国危机路线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