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9, 2016

平论 | 中国4月份进出口数据为何下降?

   中国海关5月8日公布,4月份中国出口1,727.63亿美元,同比下降1.8%;进口1,272亿美元,同比下降10.9%,降幅均超预期。4月贸易顺差455.62亿美元。
   《平论》主持人,旅美学者秦伟平先生接受RFA采访,解读4月进出口数据为何双双下降,并点评未来中国经济走势。
   中国日前公布4月进出口数据,两者均同比下降,且幅度超过预期。官方媒体则报道称中国经济将呈现“L型”的走势。有评论认为,中国经济仅依靠政府的刺激难以彻底完成产业结构升级,或将持续一段时间的衰退。
   有关消息引发外界关注,路透社引述分析人士表示,中国进出口双双下滑,反映内外需求仍处于相对弱势。有关数据也让对中国经济感到乐观的预期有所降温。
   今年3月,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及标准普尔先后调低中国的主权评级展望,由稳定调低至负面。两家评级机构均对中国政府的债务风险感到担忧,认为会增加中国经济下滑的压力。
   目前旅居美国的经济学者秦伟平5月9日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此前使用了许多方式刺激经济,但进出口数据的下降显示这些方式并没有太大的作用。秦伟平认为,中国经济或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衰退。
   “之前三月份数据其实有些好转,但是四月份又下来了。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政府因为害怕经济急速下滑,释放了很多流动性,新增了几万亿资金到市场上,可能对市场有一个缓解作用。国际市场还是持续低迷,中国可能在未来至少三五年没有太好的一个表现。所以中国政府和一些国内企业想做国内的内销市场,但是目前来说我看不到太好的效果。从今年来说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衰退期的阶段,大家可能要有一个很强烈的心理准备,包括企业,包括政府。”
   《人民日报》5月9日刊登题为《开局首季问大势》的文章,引述“权威人士”表示,今年开局的经济形势总的看平稳。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是,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
   文章说,中国经济运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
       以上主要文字摘自RFA的官方报道,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近日,秦伟平先生将会撰写系列中国经济深度分析文章,敬请关注。



中国4月进出口数据逊预期 被指经济颓势已显: 中国日前公布4月进出口数据,两者均同比下降,且幅度超过预期。

Saturday, May 7, 2016

平论 | 独家:520蔡英文上台,不会承认九二共识?


平论 | 独家:520蔡英文上台,不会承认九二共识?

520,台湾民进党蔡英文政府正式上台,其施政理念特别是两岸政策走向如何?新一届政府就职演说更是牵动海峡两岸十四亿同胞的心。520前夕,《Weiping Show | 平论》主持人秦伟平先生访问台湾,探访李俊悒吴玉琴等多位民进党籍立法委员,他们均表示,民进党承认九二会议,但并没有达成任何共识,更没有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说法,他们的口径与最近公开发言的民进党元老谢长廷保持一致,蔡英文就职演说不承认九二共识

201656日起,《平论 | 台湾行》节目在美国ACM电视台陆续播放多位立法委员原版采访视频,因国内观众大多无法直接观看美国ACM电视节目及Youtube视频,现将探访立委李俊悒先生的视频访谈整理出文字版,供各界参考。


平论|台湾行 探访李俊悒立委

探访时间:2016425
探访地点:台湾立法机构立法院 
探访人物:李俊悒 立法委员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平论,我是秦伟平,现在我在台湾(立法机构)立法委员大楼主持节目,今天,我们会去探访立法委员李俊悒先生,将就台湾的民主社会发展,特别是新一届蔡英文政府上台之后的两岸关系走向等问题与他交流对话。


主持人:李议员你好,谢谢你接受我们平论节目的访问,这次我们很高兴来到台湾,新一届政府即将上任,首先,我们想听听你对未来的期许?

李俊悒:未来是这样,政党轮替在台湾是一个常态现象,台湾的民主发展已经成熟到这个程度,你可以利用选举的过程,做一个政党轮替的工作,台湾的民主发展已经经历过这样几个阶段,当然这一次民进党重新执政,社会各界都有很多的期待,而且这一次比较特殊的是,除了政府执政以外,立法机构也是多数地位,对于民众的期待,作为执政党,我们未来的压力也更大,我们希望说,包括新的内阁成员,我们所有(民进党籍)立法委员,都会尽量来满足,尽量能达成民众的期待,这是我们未来四年努力的方向。

主持人:过去八年以来,马英九政府距离民众的期待越来越远,所以这一次最高领导人选举包括地方行政长官和立法委员选举,国民党都是一个比较惨败的现实,关于民众的期待,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经济方面的议题,在过去八年以来,台湾经济对大陆依赖性很强,每年贸易顺差也很大,即使是这样,台湾经济与以前的(辉煌期)相比还是差距很大,民众可能更关心经济发展,就业机会,生活保障,对不对?就这一议题而言,民进党政府上台之后,会有什么样的举措?因为大家会担心,民进党的政策可能与国民党不一样,特别是两岸关系如果没有处理好,大陆的支持可能会大幅度下滑,现在已经看到陆客来台旅游观光人数下滑,民间做餐饮的做旅游的已经开始抱怨。



李俊悒: 我想这是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经济层面,台湾是大量靠外贸来支撑发展的一个经济结构,那这几年来,最大的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问题出在一中市场,一中市场是因为国民党认为说,一个小市场加一个大市场,会变成一个更大的市场,那从理论上来讲,从实际的经验来说,我们认为,这种概念是错误的,小市场碰到大市场,一定会被大市场吃掉的,我常常举例说,如果在Cosco旁边开一家杂货店,卖的很多东西都和Cosco一模一样,这个杂货店迟早要倒,所以台湾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分散市场,这也是为什么说,蔡英文主席提出未来新的南向政策,往更多的国家去分散去做市场,这本来就是她们的强项,所以要朝这一个方向去做。

另外就是产业有序发展,台湾经济其实碰到一个问题,就是过去三十年我们是以半导体电脑为主要的产业,那未来三十年呢?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所以未来必须找到所谓的领导性产业,我们提出了十五项,我们希望台湾产业能够有一个转型,另外大概有一个目标,相信他们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条件去做好这件事情,所以未来如何分散市场,如何有序经营,这是台湾经济面临的挑战,当然,过去八年以来,马英九政府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大陆市场,现在证明是错误的政策,这是未来需要慢慢调整的一个空间,当然你不能够期待一年内或者半年内马上见效,但观念至少要马上转变,这是经济的问题。

政治层面,那最终与中国大陆的问题,我认为是这样,民进党现在也在调整脚步,我们也不是过去的传统看法,我们绝对不与大陆来往,我觉得,两岸彼此之间的来往,因为语言相通,文化习惯比较类似,两岸互动已经变成不可避免的一个趋势,所以民进党的主张是,在现有的基础下,继续往下发展,但是现有的基础下,不表示台湾一定要依赖中国大陆,不表示台湾一定要听中国大陆的,更不表示台湾一定要遵从所为的一个中国原则,我们觉得,在现有的基础之下,两岸经济文化的往来,都应该继续维持下去,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一个平等互惠的机制和态度,这才可以有办法继续发展,这几年台湾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在中国大陆,面临一个中国问题,如何突破这样的限制,特别是中国大陆自己也要去调整,过去他对民进党的态度,或者现在在520之前,他对即将接任最高领导人的蔡英文态度,我想尽办法来压迫你,用减少陆客观光等来打压,然后希望蔡英文能够接受所谓的九二共识,一个中国,我们要明白的告诉中国大陆,这个是行不通的,民进党不可能在这个方面让步,因为民意已经非常清楚,表示我们不会支持所谓的一个中国政策九二共识,反而是大家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下好好谈,平等互惠的交流,我们希望以民进党已经拿出这边的诚意,能够看到中国大陆方面的改变。


主持人: 那就蔡英文总统的520就职演说来说,中国大陆方面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希望蔡英文表示认同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就你刚才表述所说,我们在520当天看不到蔡英文认同九二共识的讲话,对不对?

李俊悒:应该不会看到这个态度的讲话,我有参与2000年陈水扁的上任就职演说,我负责起草,但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包括大陆压力,美方压力,后来看到所谓的“三不一没有”演说,我认为说,现在时空环境的转变,蔡英文在这个关键点上,她是不会去承认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的,反而是台湾的民意已经非常清楚,通过选票和其他各种方式都表达的很清楚,在现有状况下继续发展,台湾与中国大陆现在的关系,我们愿意维持并继续发展,这是双方都应该来努力的,我们希望中国大陆认识到这一点,台湾的环境毕竟与中国大陆不一样,不是政府来决定什么就是什么,台湾的民意非常清楚,蔡英文会遵循这个意愿。

主持人:嗯,民意是非常重要的,台湾,在很多人眼里是华人民主的一个灯塔,台湾民主社会的发展牵动着海内外华人的心,包括大陆民众也非常关心,特别是近年的太阳花运动,你怎么样看到这样的诉求?学生占领立法机构,在全球范围来看都是非常少见的一个现象,民众有不同意见可以去表达诉求,但冲击立法院冲击立法机关,这样激进的行为,对台湾未来政治走向有怎样的影响或者冲击?

李俊悒: 我想,这个问题我有特别的感受,我当年也是所谓的野百合学生运动的代表,所以我们感受特别深刻,从野百合到太阳花,都呈现一个状态,政府长期漠视民间的声音,长期的累计下来,民间说什么,政府都听不到,自然会有更大的反弹,所以,更重要的是,在台湾的社会,如果让民众有表达声音的机会,这是未来必须要做到的,民进党其实是一个来自草根的政党,对这一方面,其实我们非常有经验,我们也知道如何接纳各种不一样的声音,我们一直在努力,包括我们今天立法院正在审核的一个提案,关于游行抗议,之前是报准制,现在是报备制,你如果想申请抗议,只要有时间地点,那(有关方面)必须要帮你找到地方,保护你的安全。这是观念上的一个转变。民进党因为是来自基层,来自草根,更了解民意,民众的声音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过去马英九政府做的很失败就是这一点。他一个人,怎么想就怎么去做,完全不听民众的声音。民进党的感受非常深刻,我们会超这一个方向去努力。

主持人:我们都期待未来四年,台湾有很好的发展,面对中国大陆的现实环境,你们对中国大陆有怎样的一种期许?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政府层面,一个是民间层面.

李俊悒:两个部分,就中国大陆政府层面而言,他的政权本质不变,习近平其实也在卷入鹰派和鸽派的这个争斗,其实我们也要担心,他未来会不会采用某些惯用手法,当国内有矛盾时,可能会发动战争,当年有打越南,未来也有可能让更大的压力压在台湾身上,那这一方面要考验习近平的执政智慧,对过去的思维来说,这会是一个考验。至于从民间层面,我们期待两岸有更多的交流,特别是可以接触到台湾更具体的民主信息,包括台湾的所谓政论节目,中国大陆也能看到,借由这样的机会,也让大陆民众体会到民主政治是怎样的一回事,双方的距离会越来越近,差距会越来越小,在彼此有认知彼此有差异这样的前提下,往下更好发展。

主持人:好的,谢谢你接受我们平论的访问,希望未来还有机会多交流。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平论微信公众号,欢迎转发分享】